1.测量荒料尺寸和体积
首先,要准确测量花岗岩荒料的尺寸。荒料通常是块状的,形状可能不太规则,但一般可以近似看作长方体或其他简单几何形状的组合。对于长方体形状的荒料,使用量具(如钢尺、卷尺等)测量其长(L)、宽(W)和高(H),单位为米。然后根据体积公式\(V=L×W×H\)计算荒料的体积。例如,一块花岗岩荒料长为3米、宽为2米、高为2米,其体积\(V=3×2×2=12\)立方米。
如果荒料形状不规则,可以将其分割为几个规则的部分分别计算体积,然后相加得到总体积。或者采用排水法等间接测量方法。排水法是将荒料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大型容器中,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,该体积就近似等于荒料的体积。不过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荒料重量等因素的限制,因为需要有足够大的容器来容纳荒料和水。
2.规划切割方案和成品尺寸
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要求,确定切割后的花岗岩成品的尺寸和形状。例如,市场上常见的花岗岩板材尺寸有600mm×600mm×20mm(长×宽×厚)、800mm×800mm×20mm等。在规划切割方案时,要考虑荒料的形状、纹理方向和内部可能存在的瑕疵等因素。如果荒料的纹理方向比较特殊,可能需要按照纹理方向进行切割,以保证成品的质量和美观。
同时,要考虑如何较大限度地利用荒料,减少废料产生。例如,对于一块较大的荒料,可以先切割出较大尺寸的板材,然后再利用剩余的部分切割小尺寸的板材或者异形石材。以一块长3米、宽2米、高2米的荒料为例,如果要切割成600mm×600mm×20mm的板材,在长的方向可以切割\(3÷0.6=5\)块,在宽的方向可以切割\(2÷0.6≈3\)块(这里取整数部分,因为不能切割出部分板材),在高的方向可以切割\(2÷0.02=100\)块。那么理论上可以切割出的板材数量为\(5×3×100=1500\)块。
3.计算成品体积和出材率
根据规划好的切割方案,计算切割后成品的总体积。以上述例子为例,一块成品板材的体积\(V_1=0.6×0.6×0.02=0.0072\)立方米,那么1500块成品板材的总体积\(V_2=0.0072×1500=10.8\)立方米。
出材率的计算公式为:出材率\(P=(切割后成品总体积÷荒料体积)×100\%\)。在这个例子中,出材率\(P=(10.8÷12)×100\%=90\%\)。这意味着在这个切割方案下,这块花岗岩荒料有90%的材料可以转化为符合要求的成品,剩余10%则可能是切割过程中的损耗、边角废料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实际操作中,由于切割误差、荒料内部的缺陷等因素,实际出材率可能会低于理论计算值。
|